跟濫好人Say Goodbye:當個太好的人反而讓你不好

文|小妮子

當個好人,卻讓你越來越痛苦,你也患有「濫好人病」嗎?

一位摯友 R 曾是別人口中的濫好人,在學生時期,經常聽到她抱怨自己在分組報告時,總有幾位同學想與他同組,因為不論那些同學是否有貢獻心力,最終,R 仍然會將報告默默做完,久而久之,組內就充滿著慣性「耍雷」的同學。

不僅在同儕間如此,R在感情中更是標準的濫好人型情人,面對另一半的予取予求都全盤接受,不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缺乏自我價值,且認為只要能達到對方想要的就是愛的方式,對方也會同樣的愛他,但往往結果都是單方面付出,她所做的一切被視為理所當然,讓她在感情上不斷觸礁。

多年以來,身邊的朋友也不停告誡R,別再繼續當濫好人,然而出了社會以後,在職場上面對主管、同事、客戶更是無法拒絕,也因此她的時間總是大量被瓜分,明明忙不過來,仍然無法拒絕對方需求,也不懂得如何與對方溝通,最後每天被淹沒在不同的專案裡,無法如期完成, 一邊感到懊惱的她只能向朋友吐吐苦水。

濫好人在英文中被稱為:「doormat」(門墊)「pushover」(很容易推倒的人),這樣的譬喻用法聽起來令人沮喪,沒有人希望自己是這兩種物品,但這恰好點出濫好人容易遭受到的處境,之所以落入這樣的處境,都是來自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

自己好像常常需要繞著他人轉的陀螺;又或是像是令人垂涎三尺的蛋糕,等待著他人一塊塊地把你分食;你也經常有這樣的感覺嗎?以下六大濫好人的特點,檢視看看你或身邊的人是否也有這樣的狀況?

  • 渴望和別人達成共識:他們害怕說不,傾向於毫無懸念地接受他人的要求
  • 無法說不或設定自我底線:無止盡地迎合他人要求,同事丟來的工作照單全收,讓你感到越來越疲倦
  • 無法獨立做決定:對自己經常沒有信心,需要決策時,只能等待其他人協助
  • 自尊心低落:他們需要不斷透過他人認同才能感到自我價值,竭盡所能只為了受到他人的喜歡和認可
  • 害怕被遺棄:他們擔心如果不答應他人所有需求,就會被拋棄
  • 容易沮喪:一絲絲批評或感受到他人對自己失望就會讓你感到沮喪

傾向容易同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或要求,而沒有適當考慮他們的要求是否對自己不好,甚至要透過滿足他人的需求讓自己忙碌,永遠不會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擔心如果拒絕遵守他人的請求,就會被其他人討厭、對你不再尊重。

為了讓周圍的人感到一切都好,這些人習慣甚至是「上癮」地去達到所有人的需求,卻忘記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美國亞特蘭大的臨床心理學家Linda Tillman博士指出:「他們個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是建立在獲得他人認可的基礎上」。因此,從本質上來說,習慣取悅他人者某種程度是缺乏自信心。

濫好人時常擔心別人的看法。由於人們都不想被貼上懶惰、漠不關心、自私或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標籤,而這些正是濫好人最擔心的,他們擔心會被朋友、家人或同事討厭甚至疏離。

不過就跟R一樣,當他們越是想讓身邊的人感到開心,對自己就是一件越殘忍的事,不但無法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還背負著他人的壓力,因此感到焦慮,甚至因為事情忙不過來導致睡眠不足,最糟的情況可能是成為多頭馬車,無法好好完成一件事,只能持續的自我內耗。

如何逃離濫好人魔咒?不再成為總是為他人打轉的陀螺?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脫離這樣的惡性循環:

首先意識到你有選擇權:

還記得剛剛提到的:「習慣取悅他人者某種程度是缺乏自信心。」嗎?筆者在過往的人生經驗裡也曾經歷過,回想當初自己為什麼會有習慣取悅他人的行為模式時,大部分是在剛進入某個環境的初期,對於環境人事物陌生、沒有安全感,因此缺乏信心,或是為了快速取得大部分人的信任感,面對所有要求會來者不拒。

但是隨著時間久了,的確也發現自己無法持續負荷,這時候就需要為自己做出調整。

舉例來說,如果是朋友、同事因為你拒絕協助,他們便對你反感,這可能說明對方並不值得你的友好關係,自私地只想到他們自己,你也無需為此感到懊惱,反倒是在往後對方有求於你時,你更有拒絕的空間。

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將會所遇到的人事物,但是我們絕對可以選擇自己的價值與原則。心理學研究指出:對任何人,第一次拒絕別人總是最困難的。但是,一旦克服障礙拒絕一次過後,便能順利擺脫困境。另外,也請記住,你要出於充分理由而拒絕,而不是為了拒絕而拒絕。

當然「你絕對有權選擇自己真正想要幫助的人」,這同時意味著:如果你確實想幫忙,那也要有底線,像是事先規劃好時間範圍與能力範圍,例如讓人知道,你僅在上午 10 點至下午 12 點有空。

讓他人知道你的優先順序:

我們知道人生有很多不得不接受的事情,舉凡工作、任何我們應該負責的人事物,像是主管要求達到某個 KPI、完成進度等,又或是你的家人、另一半有求於你,由於彼此是更為親密的關係,你是樂於協助他們的,也不好意思拒絕,那麼我們可以試圖讓對方知道自己目前手邊目前事情的優先排序,留給別人也留給自己一點討論的空間。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有思考過目前手上要務的輕重緩急,並已安排出先後順序。試圖向對方傳達這樣的訊息:並不是你懶惰不想做,而是你完整的考量過每件事的意義、重要程度後,才提出自己的考量。

找尋屬於你自己的價值與原則:

透過把專注力放回你的自我需求上,能夠更了解自己的目標和方向,讓你較不會變成為他人打轉的陀螺。「這件事情能為我帶來什麼?」「現在值得去做這件事情嗎?」假如公司目前有一項工作分派下來,正好與你未來的職涯規劃有高度相關性,那麼你可以很清楚自己能將這件事的優先順序排到更前面,所以當其他事情從天而降時,你能更有力量的去拒絕他人,不再因為不懂拒絕而心煩意亂,同時也更加專注在你所關注的事情上。

除了別人的事情以外,你可以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真正喜歡有興趣、充滿目標與幹勁的東西是什麼?或許你能更加關注在自己的身上,專注在自己身上一方面可以建立自信心,以及關注自我內在需求的重要性。

《你的善良必須要有點鋒芒》一書中提到:「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當個太好的濫好人,反而讓你自己更不好,甚至有可能迷失自我價值與人生目標,要相信你是值得為你自己的人生燃燒與喝采的,就從今天開始一步步跟著本文,擺脫濫好人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