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其實是被「欺騙」的結果】心理學研究:不要相信大腦對你說的「7 個謊言」

工作壓力和過快的生活步調讓人喘不過氣,也讓焦慮成為現代普遍的文明病,不過你知道焦慮除了來自壓力,也可能是因為被大腦「欺騙」的結果嗎?心理學家 Giulia Suro 認為,焦慮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人們的「認知扭曲」,簡單來說,就是受社會環境或教育影響而不自覺培養出的某些想法,主導我們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並不斷製造與累積焦慮。

Giulia Suro 表示:「扭曲的認知是大腦的謊言,就像通過濾鏡看世界一樣,總是增強我們的疑慮或恐懼。」那麼哪些錯誤的思維是焦慮的製造機呢?

#不斷對自己說「應該」

你是否總是有某種執念, 認為你或其他人「應該」要怎麼做 ?像是「我應該讓每個人都喜歡我」就是一種很常見的濾鏡。Giulia Suro 指出:「堅持這些極端規則,意味著我們會經常感到失敗,如果你經常讓自己失望,就很難不感到焦慮。」

#二元思維模式

非黑即白,不是對就是錯,永遠無法忍受模糊地帶 。

「對雄心勃勃或完美主義者來說非常普遍。他們的思想只存在於極端,總是追求正確答案,如果事情沒有按照最高標准進行,則完全失敗。這種扭曲可能導致壓力和倦怠。」

#戲劇化

所謂的戲劇化,就是面對任何不順心的狀況時, 只在意最糟的情況,卻忽略其他潛在的可能 。朋友已讀後沒有迅速回你訊息,你就開始想這段友誼是不是要結束了;老闆一個眼神不對,你就覺得他一定對你有很多不滿;男友消夜沒買我的份?他一定是不愛我了!

#自我放大

以為別人的一言一行都在討論你、針對你,經常擔心自己在別人眼中的評價如何,這樣過度放大自我感受的行為,也是高功能的焦慮製造機。

#過度預測

收到老闆的電子郵件,要你下班後進辦公室跟他談一談,於是你一整個下午都在焦慮中度過,腦中閃過千萬種可能:提案被否決、同事嚼舌根、準備被解僱、老闆不喜歡我的髮型(?!)。

「這種認知扭曲會讓你更想控制可能的結果,但它實際上也會讓你更加緊張。請時刻提醒自己:除非他們說出來,否則你永遠無法知道人們在想什麼 。」

#歸納法思維

記住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負面事情,並利用它們來證明為什麼它們將來還會繼續發生。例如:我註定一輩子單身,因為之前的每段關係都失敗了。

#情緒推理法

無論你的情緒多麼強烈,真相並不一定跟你的感受符合。你約了三個朋友都被打槍,你覺得沒有人願意和你一起出去玩,但事實上他們可能就是剛好沒空罷了。

「情緒上的思考可以滋生焦慮。我們的目標不是忽略自己的感受,而是提醒自己,情緒有時會與客觀真相背離 。」

想看更多「舒壓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焦慮感就像一種慢性毒素持續侵蝕自己】日本心理學博士:6 個習慣培養「不焦躁的心」
【揮之不去的焦慮和無力感】心理診療師:不被壓力累垮需要 5 個「念頭轉換」

(參考資料:bustlepsychologytoday。)

文章來源:生活報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