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後馬上就能實行!科學證實能帶來幸福感的 12 種行為:學新語言、表達感謝

幸福說起來簡單,但感覺離自己很遙遠,到底是為什麼?其實是因為我們誤解幸福的定義了。

它並不是你闖完所有人生的難關後才會獲得的大獎賞,而是可以從生活小小習慣中培養的一種心理狀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 Sonja Lyubomirsky 在著作《The How of Happiness》中建議了 12 項幸福策略,容易上手到你看完文章後馬上就可以實行了!

1. 表達感謝

如果我們能適時對父母、好友、伴侶表達感謝,那即使你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你還是會受到自己得到的愛很多,因而減緩焦慮感。科學證實,表達謝意有助於大腦分泌讓我們感到放鬆、安心的血清素。除此之外,表達謝意還有助於讓自己與身邊的人關係更深刻且堅固。

2. 記錄積極想法

記錄自己的負面想法,有助於整理自己的心情。而記錄自己的積極想法,如「今天聚餐後跟同事的感情變好了」,有助於正面心態的養成。房間可以備著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隨時記錄生活,你也會從中更了解自己。

3. 幫助別人

「助人為快樂之本」雖是老生常談,但千真萬確。無論是為流浪貓吃飯,還是幫旁邊的人撿一下他掉在地上的東西,由衷的「付出」可以刺激大腦的獎勵機制而產生滿足感。

4. 不帶比較的欣賞別人優點

用挑刺或惡性比較的心態去看待他人的特質,有時候只是一種反射,因為你對自己也非常嚴格挑剔。學會欣賞別人的特質,你也能學會欣賞自己。

5. 和朋友聚會

科學證實那些和家庭、朋友等社交關係緊密的人跟孤獨的人相比,往往更幸福且身體更健康。幸福的基礎,就是安全穩定的人際關係。而親密的人,在你低潮或能量耗盡時,是最佳的充電器。

6. 學會抒發不良情緒

擁有憂鬱、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無視它或壓抑它只會讓它變本加厲,相反地,我們應該理解它和安撫它。無論是和朋友大吐苦水、跑操場個五圈或是把心情用筆記錄下來,快樂的人一定都有屬於自己的抒發管道。

7. 原諒一個你恨的人

要怨很一個人很容易,要原諒一個人很難。當你能用同理心的角度看待失職的父母、離你而去的前任情人或冷戰中的朋友,即使關係無法完全修補,你的心也會因為你的釋懷而更自由。

8. 心流體驗:畫畫、寫作、運動

「心流(flow)」這個概念由心理學家 Csikszentmihalyi, M 所提出,意思為利用本身「技能」來挑戰某一事物產生專心一致的經驗,由此帶來內在的滿足感。

當你專注地投入一項活動,進入忘我境界時,就是進入心流狀態了。

9. 欣賞當下的事物

不去想過去的負面經驗,也不去想令人擔憂的未來,就享受當下令你沈醉的事物就行。例如那藍到幾乎沒有雲的天空、那涼爽舒服的風,或那美得浪漫的夕陽。

10. 訂一個簡單的目標並完成它

成就感是幸福的來源之一,但我們往往把目標訂得太高,在得到成就感之前已經滿腹挫折感了。不如先從簡單的小目標做起,讓小小成就感慢慢累積成大大幸福感。從整理房間到讀完一本一直想看的書都算在內。

11. 做對自己好的事

照顧自己的健康、讓自己去放鬆按摩、為自己做一份豐盛的早餐,把自己當作孩子一樣寵愛。

12. 學習

學習是很大的快樂來源,兒時的我們充滿好奇心,從認識植物名稱、學會拼玩積木來得到快樂。直到學生時期學習變成義務後,我們的好奇心被磨掉,快樂也被磨掉了。找回你與生俱有的好奇心吧!自發性地去學習一個新語言、一項樂器等等。

想看更多「幸福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參考資料來源:《The How of Happiness》 Psychology Today,VO LINE @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章來源:生活報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