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可大了
不管是在醫院臨床場域還是學校的諮商現場,人與人之間「關係」議題總是無所不在,舉凡家人間的親子關係、伴侶間的親密關係、朋友間的人際關係、職場間的上下部屬關係。在這些人際關係中,只要與除了自己之外的人有了情感層面的交流,投入「信賴」與「期待」的同時,往往可能伴隨著猜忌與失落,在情感中遭受到的挫折,也會讓人落入憂鬱、低落情緒的深淵,就讓我們以實際案例來一探關係中的演變與情緒之間的關連。
讓我歡喜讓我憂的人際關係
萬先生的女朋友身體不好,因此萬先生總是對他細心呵護,每當她心情不好就經常拿萬先生當出氣筒,身體上的抓痕事小,但女朋友言語上的冷嘲熱諷,對萬先生來說才是最難以承受的,他自認已經用盡心力照顧好這位女朋友。好幾次,萬先生想撂狠話提分手,因為他知道分手對自己的身心狀態而言會比較健康,但每每話一到嘴邊時,對方熱淚盈眶的表情總會讓他心軟,分開的話語又一字不漏的吞了回去。
「如果我離開了?那她怎麼辦?」會談室中,討論到對於分手感到困難的時候,萬先生表情變得凝重,喃喃自語的透漏出自己的想法。身為心理諮商師,我感覺到他對女朋友的重視,同時,也心疼他在這段關係中遭受的委屈,總把「自我需求」的順位,放在女朋友後面,彷彿自己不值得受到好的對待般。
放不開的源頭
一步步回溯萬先生的童年時光,他的父母親為了躲避債務,暫時把他交由爺爺、奶奶扶養,小時候能與雙親見面的機會並不多,對當時還懵懂的他而言,覺得自己根本是被雙親拋棄的孩子。對於不安全依附的他來說,轉而討好爺爺、奶奶,讓他們開心變成了他的生活手段,於是,他儘可能的在長輩們面前表現的像個乖小孩。這麼做都是因為當時還小的他怕被再次「拋棄」!
共依附的人際關係模式
而隨著萬先生年歲增長,在未察覺自己習慣的行為模式下,開始戀愛,投入了一段段的親密關係,這時,就很有可能一再重演過去那種:「慣於以他人為主體」的行為模式。這種過度以他人為主的生活方式與特質,臨床心理上以「共依附(Codependency)」稱之。
共依附最初的概念來自於酒癮患者與其配偶的觀察,發現配偶過度承擔患者應負擔之行為責任特質,反倒使得患者越加依附配偶,而讓患者沒有機會學習到如何擔負起自身應負的責任。而具此種共依附特質的人,通常會有以下幾種特質:
- 自尊較低
- 較傾向透過自我犧牲、奉獻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 人際關係中的界線經常是較模糊的
因為上述特質與過往經驗的關係,我們不難想像案例中的萬先生對於這段親密關係是如此的痛苦,但又如此的難分難捨,憂鬱低落等各種情緒,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關係中的界線與媽寶的養成
此外,生活中不乏有一般所謂公主/王子病、媽寶等戲謔稱呼的人,也許換個角度來說,其實這群人也不願意以這樣的姿態生活,或許是周遭的照顧者,在無形中剝奪了這群人成長的空間與能力。因此,倘若在人際互動中,彼此能夠有意識、感知到自己在一段關係中所需負擔的責任與界限,或許關係中就能夠少點怨懟與計較,也不容易讓負向的情緒感受在人際關係中蔓延。而這樣的態度與責任,是關係中的每一方都須負擔起自身責任的。
這樣的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頗為困難,回想我們自己過去的狀況就知道,慣性的行為與思考模式,經常在不知不覺間影響我們的待人處事。因此,當下的「自我覺察」是個很關鍵的因素,能讓我們將時間能停留在此時此刻,使言行不受過去負面的經驗所支配,也不輕易地被對未來的想像所牽制,這該怎麼做到呢?接下來,我將介紹一個能夠增進自我覺察的好方法-「正念」。
Reference
Abadi, F. K. A., Vand, M. M., & Aghaee, H. (2015). Models and interventions of codependency treatment,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UMP Soci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3(2).
Aktaş Özakgül, A., Yılmaz, S., Koç, M., Buzlu, S., & Atabek Aştı, T. (2017). Comparison of nurs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codependency levels. Addicta: The Turkish Journal on Addictions, 4, 63-74.
Fuller, J. A., & Warner, R. M. (2000). Family stressors as predictors of codependency.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6(1), 5-24.
Talwar, U. K., Verma, A. N., Singh, R., & Sharma, V. (2011). Co-dependency and Marital Adjustment in Depression. Age (years), 28(3.37), 30-80.
作者:臨床心理師 董仲薇
攻略憂鬱大補帖:陪伴憂鬱患者不煩惱!
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低潮,不知道你的言談是否變得更加地小心翼翼,深怕說錯話會給對方帶來二度傷害?又或是你總沉不住氣,為了對方好而苦口婆心的說出了許多建議,希望對方因此而改變或是快些康復?而憂鬱症的發作期間,患者缺乏活力、沒有動機從事日常事務,你是否一肩扛起對方所需擔負的責任而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呢?再者,你是否曾經受憂鬱症朋友的負能量所影響,而好幾次想要嘗試疏遠對方,但又因放不下對方而勉強自己停留在這段關係之中?這次,就讓心理師來分享,身為憂鬱症親友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身旁的罹患憂鬱症的朋友們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青少年憂鬱症
前些日子,有兩個中學階段的孩子選擇用跳樓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大好年華正要開展,讓人對他們的離去感到惋惜。又讓我不禁想到,2018年台灣出現了一部探討青少年與家長關係的迷你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集裡面既寫實又魔幻,點出「青少年面對成長需要脫離父母,但卻又因為文化與教養的關係,需要依賴父母的矛盾情緒」,如此血淋淋地呈現父母與孩子的間的矛盾親子關係,在我的朋友圈裡掀起了一陣討論。
情緒雲霄飛車:躁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心情跌落谷底的情緒感受,那麼會不會有相反的狀況呢?沒錯,在光譜上的另一種極端,就是「躁」鬱症中的躁狂發作,這時會讓一個人感覺自己的精力無窮、自信破表,甚至認為自己具有能夠指揮萬物的全能感。這樣顯著極端的情緒落差,會同時出現躁鬱症具體可見的行為特徵。躁鬱症、憂鬱症同樣具有「鬱」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在一起,或是錯把兩者當作同一種疾病,甚至將躁鬱症的「躁」認為是:煩躁、情緒激動,而可能對疾病懷抱錯誤的理解。但其實,兩者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分類中,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部分症狀呈現上又彼此相關,在治療上也許需要更清楚的判斷後,我們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或進行後續的心理介
憂鬱症的那些神助手們
假如我們將憂鬱症視為希望克服的敵人,那麼面對這場戰爭,若想要凱旋而歸,探聽敵軍軍情、擬定作戰策略、對行軍路線中的一草一木瞭若指掌,便是致勝首要的關鍵。
情緒地震:憂鬱
地震來臨前普遍具有幾個徵兆,特定的動物往往會有反常的行為出現、家中電器的電磁亦可能出現異常…那麼,你或是你周遭的重要他人,是否有足夠的敏感度偵測到情緒地震呢?而目前臨床醫學上,又是怎麼定義「憂鬱症」,這樣一個對生活具破壞力的情緒強震呢?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其對於憂鬱症中的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定義為:患者至少持續2週的時間,每天感覺以下五項(或更多)症狀同時出現。必須包含的有:「憂鬱情緒」或是「失去興趣或愉悅感」兩項,使患者造成與原先功能出現差異。且這些症狀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臨床上大致要符合上述
關於憂鬱症,你以為的可能錯很大!
每個人都有情緒起伏,有心情愉悅的時候,自然也有莫名低落,或是遇到壞事情時的難過。於是,每當討論到「憂鬱症」的話題時,就常有人拿自己的「情緒經驗」來想像憂鬱症,直觀地發表評論,然而這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其。實。錯。很。大!
發現內心的時光機 – 正念(上)
孩提時代,我們大多都曾想像過擁有小叮噹(現名哆啦A夢)的口袋,這樣就可以用竹蜻蜓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用任意門去想去的地方、吃下記憶吐司毫不費力記住隔天的考題!當然,裡面的經典道具之一,就是連結著抽屜的時光機,帶我們穿越時空,看看未來世界,同時也帶我們回到過去的時間點,藉由改變歷史,扭轉未來。 人類心智的運作 我們人類的心智,就好像時光機般,會在遭遇不如意的當下,想回到過去重新選擇,看看是否能夠有著不同的結果;或是在面對未知時,懷抱著焦慮不安的心情,總想窺探未來,確定是否為想要的結局才願意放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造成憂鬱的心智時光機 心智總不斷地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游移,但事實上,我們即使多麼
憂鬱症和你想的不一樣
其實,憂鬱症的好發年齡從青少年開始,但常被家長忽略掉。原因之一是,青少年的憂鬱表現跟成人不太一樣。一般來說,憂鬱症的患者大多吃不下、睡不著,但青少年憂鬱患者卻可能「暴食」(想以食物來平衡低落煩躁的情緒),或是「躺床」(不見得睡著,就是窩著不想起床面對世界),父母就誤以為孩子都吃好睡好,絕對沒有問題。
憂鬱症與自殺的距離
「我活得很痛苦」憂鬱症女跳山崖自殺 才女林奕含驟逝!夫證實上吊自殺…留手寫遺書:對不起 疑似壓力過大 清大女學生在家自殺 一般來說,民眾對於心理疾病如憂鬱症、恐慌症等的瞭解,大多來自新聞等傳播媒體中,被做為新聞點的消息,像是:自殺、傷害他人、無辜民眾等, 近期因為憂鬱症而選擇自殺的韓星雪莉,經常淪為新聞媒體爭相報導的話題。 媒體在這些社會事件爆發後,報導時往往希望簡單的找到一個歸因,簡化許多行動背後的原因。 心理疾病,就成為常見的替罪羔羊,更甚者,基於讓新聞更有爆點,媒體會以較聳動、吸引觀眾眼球的方式,選擇性地述說整件事,這些都可能汙名化許多心理疾病,如:憂鬱症 、思覺失調症 等。不但對患者造
從戲劇看思覺失調症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演員對應思聰的詮釋,使得思覺失調症的議題受到台灣民眾的關注。然而,無論是思覺失調症、雙向情緒障礙症,甚至是我們一開始所介紹的憂鬱症,你可能會發現到,雖然不同疾病各自有其主要的特徵展現。因此台灣的衛生福利部才在近年(103年5月),將過去所謂的「精神分裂病」更名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減少該疾病因其名稱遭致民眾誤解,反而延誤治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