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青少年憂鬱症

前些日子,有兩個中學階段的孩子選擇用跳樓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大好年華正要開展,讓人對他們的離去感到惋惜。又讓我不禁想到,2018年台灣出現了一部探討青少年與家長關係的迷你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集裡面既寫實又魔幻,點出「青少年面對成長需要脫離父母,但卻又因為文化與教養的關係,需要依賴父母的矛盾情緒」,如此血淋淋地呈現父母與孩子的間的矛盾親子關係,在我的朋友圈裡掀起了一陣討論。

青少年憂鬱症:不只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在青少年階段,大腦與身體都逐漸邁入成熟,同時也慢慢地形塑出與周遭他人互動的模式,並嘗試思考自己的喜好,對於部分事物也會抱持疑惑。這個時候出現的行為反應,有時常會被家長或是學校老師們認為他們是反常、難以理解的,像是有時會發現家中或是周遭的青少年朋友,脾氣似乎總是陰晴不定,想要對他們關心時,又總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態;但有需求時,卻又鮮少直接明說,反倒透過頭痛、肚子痛、較晚起床等生理不適進行表達,而常讓周遭的家人感覺頭大。有時候甚至會戲稱這樣的反覆行為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但事實上,這樣的情緒變化其來有自,而假如孩子生活在家教甚嚴的家庭中,則有一定的機率會被家人譴責他故意裝病、逃避課業等,長期下來,孩子與家人間的關係勢必會產生無形的裂縫。

青少年做出某些行為而嚐到甜頭後,下一次往往會重複同樣的行為達到目的,像是謊稱生病,家人就會幫忙請假讓他待在家中,而多次下來,青少年學到自己若想待在家中不上課,裝病一下就可以達成目的。

但是,假使做了這件事卻不會有甜頭呢?如果,說謊並不會為青少年帶來任何好處,為何他需要說謊、需要假裝呢?青少年的問題行為,不可否認地,有時的確是會協助他達成特定目的;然而有時這些問題行為的背後,卻很可能是青少年憂鬱症來臨的前奏。

青少年憂鬱 VS. 成人憂鬱:同為憂鬱,各自表述

由於語言與心智發展的成熟度不同,「青少年」與「成人」罹患憂鬱症雖然都經歷情緒上的憂鬱狀態,但症狀表現卻不盡相同

青少年的憂鬱症狀多是以容易對他人發脾氣為情緒表達的手段,因此,易怒的青少年較容易被師長認為孩子正經驗叛逆期,覺得度過該階段情緒就會自然好轉;另外,頭痛、四肢無力、嗜睡、沒胃口等不舒服的生理症狀,通常也易出現在青少年憂鬱症患者身上,而抱怨身體不適有時更容易被師長們忽略,覺得他們只要多休息就會康復,容易讓周遭的師長們忽略患者的「情緒困擾」。

尤其,青少年憂鬱症自殘的比例相較成人憂鬱症患者來得高。由於青少年憂鬱症的症狀表現不同於成人憂鬱症,有時較不容易被師長們所被辨識,而可能錯失青少年憂鬱就醫的黃金時間。

青少年憂鬱症解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此,周遭師長、親友們若能更敏感的辨識出青少年憂鬱症的精神與行為症狀,越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青少年憂鬱症的影響範疇擴大。像是近年來藥物濫用、網路成癮、飲食障礙等問題行為,皆可能是青少年憂鬱症所伴隨的負面影響,針對行為本身矯正,收到的效果不僅不大,有時候也會有反效果

青少年族群的憂鬱症雖不脫離憂鬱症的本質及範疇,但在情緒層面的表達上,易怒、情緒不穩定相較成人憂鬱症的心情低落,就可能為一個需要被辨識出的指標;生理層面上,睡眠過多、胃口減退等,皆是青少年憂鬱症的警訊;行為層面上,就學期間經常缺曠課、出現偏差行為,甚至在炎熱的天氣突然穿著長袖遮掩自傷痕跡,或是身上已具明顯的傷疤時,此時,都需要青少年周遭的師長們保有耐心與愛心,主動關懷這群青少年。

而每當青少年落入疾病的風險時,周邊支持系統的系統性合作,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更為重要,舉例來說:「仍在學校就學的青少年階段,最容易暴露在自殘的風險當中,然而,僅是在學校安排該青少年進行心理諮商,並無法實際地觸接到青少年的生活經驗,效果可能有限。」

面對青少年憂鬱症:傾聽與包容,不要說教

青少年的生活經驗,很可能就是青少年當下最主要的壓力源,因此,第一線與青少年接觸的專業工作者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需初步進行評估,並進一步聯繫青少年其他重要且可進行介入的資源,從不同面向進行預防。

例如,學校導師一旦發現學生缺曠課嚴重,而學生難得到校時,卻觀察到其在遇到特定課堂主題或集會顯得暴躁難解,此時,導師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先站在學生的角度聆聽其抱怨或是心聲,盡可能包容學生的行為,不要先入為主地說教。另外,也需多留心學生的課堂表現與情緒狀況,甚至連結學生在校熟悉的友人給予協助與陪伴,會是很大的支持與協助。

另外,多數學生較不傾向導師與家長進行聯繫,因此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盡可能在不破壞彼此關係的情況下,引入其他可運用的資源,例如:轉介校內輔諮中心、建議就醫、通報自殺防治中心等,讓不同專業與了解該生的人都可以留心學生的狀態,讓學生周遭的系統得以穩定並擁有適當的支援,有助於幫助青少年從憂鬱症中康復。

Reference

陳信昭、林維君(譯)(2005)。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原作者:F. M. Mondimore)。心靈工坊

Calear, A. L., & Christensen, H. (2010). Systematic review of 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3(3), 429-438.

Bhatia, S. K., & Bhatia, S. C. (2007).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75(1), 73-80.

Hankin, B. L. (2006). Adolescent depression: Description, causes, and interventions. Epilepsy & behavior, 8(1), 102-114.

作者:臨床心理師  董仲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