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青少年憂鬱症
前些日子,有兩個中學階段的孩子選擇用跳樓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大好年華正要開展,讓人對他們的離去感到惋惜。又讓我不禁想到,2018年台灣出現了一部探討青少年與家長關係的迷你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集裡面既寫實又魔幻,點出「青少年面對成長需要脫離父母,但卻又因為文化與教養的關係,需要依賴父母的矛盾情緒」,如此血淋淋地呈現父母與孩子的間的矛盾親子關係,在我的朋友圈裡掀起了一陣討論。
青少年憂鬱症:不只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在青少年階段,大腦與身體都逐漸邁入成熟,同時也慢慢地形塑出與周遭他人互動的模式,並嘗試思考自己的喜好,對於部分事物也會抱持疑惑。這個時候出現的行為反應,有時常會被家長或是學校老師們認為他們是反常、難以理解的,像是有時會發現家中或是周遭的青少年朋友,脾氣似乎總是陰晴不定,想要對他們關心時,又總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態;但有需求時,卻又鮮少直接明說,反倒透過頭痛、肚子痛、較晚起床等生理不適進行表達,而常讓周遭的家人感覺頭大。有時候甚至會戲稱這樣的反覆行為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但事實上,這樣的情緒變化其來有自,而假如孩子生活在家教甚嚴的家庭中,則有一定的機率會被家人譴責他故意裝病、逃避課業等,長期下來,孩子與家人間的關係勢必會產生無形的裂縫。
青少年做出某些行為而嚐到甜頭後,下一次往往會重複同樣的行為達到目的,像是謊稱生病,家人就會幫忙請假讓他待在家中,而多次下來,青少年學到自己若想待在家中不上課,裝病一下就可以達成目的。
但是,假使做了這件事卻不會有甜頭呢?如果,說謊並不會為青少年帶來任何好處,為何他需要說謊、需要假裝呢?青少年的問題行為,不可否認地,有時的確是會協助他達成特定目的;然而有時這些問題行為的背後,卻很可能是青少年憂鬱症來臨的前奏。
青少年憂鬱 VS. 成人憂鬱:同為憂鬱,各自表述
由於語言與心智發展的成熟度不同,「青少年」與「成人」罹患憂鬱症雖然都經歷情緒上的憂鬱狀態,但症狀表現卻不盡相同。
青少年的憂鬱症狀多是以容易對他人發脾氣為情緒表達的手段,因此,易怒的青少年較容易被師長認為孩子正經驗叛逆期,覺得度過該階段情緒就會自然好轉;另外,頭痛、四肢無力、嗜睡、沒胃口等不舒服的生理症狀,通常也易出現在青少年憂鬱症患者身上,而抱怨身體不適有時更容易被師長們忽略,覺得他們只要多休息就會康復,容易讓周遭的師長們忽略患者的「情緒困擾」。
尤其,青少年憂鬱症自殘的比例相較成人憂鬱症患者來得高。由於青少年憂鬱症的症狀表現不同於成人憂鬱症,有時較不容易被師長們所被辨識,而可能錯失青少年憂鬱就醫的黃金時間。
青少年憂鬱症解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此,周遭師長、親友們若能更敏感的辨識出青少年憂鬱症的精神與行為症狀,越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青少年憂鬱症的影響範疇擴大。像是近年來藥物濫用、網路成癮、飲食障礙等問題行為,皆可能是青少年憂鬱症所伴隨的負面影響,針對行為本身矯正,收到的效果不僅不大,有時候也會有反效果。
青少年族群的憂鬱症雖不脫離憂鬱症的本質及範疇,但在情緒層面的表達上,易怒、情緒不穩定相較成人憂鬱症的心情低落,就可能為一個需要被辨識出的指標;生理層面上,睡眠過多、胃口減退等,皆是青少年憂鬱症的警訊;行為層面上,就學期間經常缺曠課、出現偏差行為,甚至在炎熱的天氣突然穿著長袖遮掩自傷痕跡,或是身上已具明顯的傷疤時,此時,都需要青少年周遭的師長們保有耐心與愛心,主動關懷這群青少年。
而每當青少年落入疾病的風險時,周邊支持系統的系統性合作,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更為重要,舉例來說:「仍在學校就學的青少年階段,最容易暴露在自殘的風險當中,然而,僅是在學校安排該青少年進行心理諮商,並無法實際地觸接到青少年的生活經驗,效果可能有限。」
面對青少年憂鬱症:傾聽與包容,不要說教
青少年的生活經驗,很可能就是青少年當下最主要的壓力源,因此,第一線與青少年接觸的專業工作者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需初步進行評估,並進一步聯繫青少年其他重要且可進行介入的資源,從不同面向進行預防。
例如,學校導師一旦發現學生缺曠課嚴重,而學生難得到校時,卻觀察到其在遇到特定課堂主題或集會顯得暴躁難解,此時,導師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先站在學生的角度聆聽其抱怨或是心聲,盡可能包容學生的行為,不要先入為主地說教。另外,也需多留心學生的課堂表現與情緒狀況,甚至連結學生在校熟悉的友人給予協助與陪伴,會是很大的支持與協助。
另外,多數學生較不傾向導師與家長進行聯繫,因此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盡可能在不破壞彼此關係的情況下,引入其他可運用的資源,例如:轉介校內輔諮中心、建議就醫、通報自殺防治中心等,讓不同專業與了解該生的人都可以留心學生的狀態,讓學生周遭的系統得以穩定並擁有適當的支援,有助於幫助青少年從憂鬱症中康復。
Reference
陳信昭、林維君(譯)(2005)。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原作者:F. M. Mondimore)。心靈工坊。
Calear, A. L., & Christensen, H. (2010). Systematic review of 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3(3), 429-438.
Bhatia, S. K., & Bhatia, S. C. (2007).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75(1), 73-80.
Hankin, B. L. (2006). Adolescent depression: Description, causes, and interventions. Epilepsy & behavior, 8(1), 102-114.
作者:臨床心理師 董仲薇
憂鬱症和你想的不一樣
其實,憂鬱症的好發年齡從青少年開始,但常被家長忽略掉。原因之一是,青少年的憂鬱表現跟成人不太一樣。一般來說,憂鬱症的患者大多吃不下、睡不著,但青少年憂鬱患者卻可能「暴食」(想以食物來平衡低落煩躁的情緒),或是「躺床」(不見得睡著,就是窩著不想起床面對世界),父母就誤以為孩子都吃好睡好,絕對沒有問題。
進入社會的你依然焦慮不安嗎?其實,你正在經歷「成人初顯期」!
從幾個常見的現象可以發現,對於現在的世代來說,工作、成家等人生階段的年齡漸漸往後推延;不再像以前,只要擁有大學學歷就是光宗耀祖;唸完大學你就是個必須自食其力的「大人」。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大學成了基本門檻,人人都能進入大學,使得離家外出工作的時間點勢必更晚,甚至在不確定的未來該朝向什麼目標發展的情況下,攻讀碩士、博士,也會讓進入職場、結婚、成立家庭的時間不斷延後,這樣的現象逐漸變得更常見。
攻略憂鬱大補帖:陪伴憂鬱患者不煩惱!
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低潮,不知道你的言談是否變得更加地小心翼翼,深怕說錯話會給對方帶來二度傷害?又或是你總沉不住氣,為了對方好而苦口婆心的說出了許多建議,希望對方因此而改變或是快些康復?而憂鬱症的發作期間,患者缺乏活力、沒有動機從事日常事務,你是否一肩扛起對方所需擔負的責任而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呢?再者,你是否曾經受憂鬱症朋友的負能量所影響,而好幾次想要嘗試疏遠對方,但又因放不下對方而勉強自己停留在這段關係之中?這次,就讓心理師來分享,身為憂鬱症親友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身旁的罹患憂鬱症的朋友們吧!
「關係」可大了
不管是在醫院臨床場域還是學校的諮商現場,人與人之間「關係」議題總是無所不在,舉凡家人間的親子關係、伴侶間的親密關係、朋友間的人際關係、職場間的上下部屬關係。共依附最初的概念來自於酒癮患者與其配偶的觀察,發現配偶過度承擔患者應負擔之行為責任特質,反倒使得患者越加依附配偶,而讓患者沒有機會學習到如何擔負起自身應負的責任。因為上述特質與過往經驗的關係,我們不難想像案例中的萬先生對於這段親密關係是如此的痛苦,但又如此的難分難捨,憂鬱低落等各種情緒,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情緒地震:憂鬱
地震來臨前普遍具有幾個徵兆,特定的動物往往會有反常的行為出現、家中電器的電磁亦可能出現異常…那麼,你或是你周遭的重要他人,是否有足夠的敏感度偵測到情緒地震呢?而目前臨床醫學上,又是怎麼定義「憂鬱症」,這樣一個對生活具破壞力的情緒強震呢?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其對於憂鬱症中的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定義為:患者至少持續2週的時間,每天感覺以下五項(或更多)症狀同時出現。必須包含的有:「憂鬱情緒」或是「失去興趣或愉悅感」兩項,使患者造成與原先功能出現差異。且這些症狀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臨床上大致要符合上述
婆婆的守護者─走出老年憂鬱不孤單
事情要從多年前的某一天開始說起,我的婆婆不知什麼原因吞了二十幾顆安眠藥而昏迷,所幸在醫院待了一晚後清醒回家,婆婆突發的吞藥舉動嚇壞了家人。那幾年,婆婆也因帶狀性皰疹(皮蛇)的神經性疼痛反復發作,苦不堪言。當時曾與精神科醫師討論婆婆的狀況,醫師聽了我詳盡描述之後,表示婆婆是重度憂鬱症,這樣的狀況會妨礙工作、學習、睡眠、飲食等日常運作,無法享受過去喜歡的活動,而且有自殺的風險,需要住院。
關於憂鬱症,你以為的可能錯很大!
每個人都有情緒起伏,有心情愉悅的時候,自然也有莫名低落,或是遇到壞事情時的難過。於是,每當討論到「憂鬱症」的話題時,就常有人拿自己的「情緒經驗」來想像憂鬱症,直觀地發表評論,然而這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其。實。錯。很。大!
從戲劇看思覺失調症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演員對應思聰的詮釋,使得思覺失調症的議題受到台灣民眾的關注。然而,無論是思覺失調症、雙向情緒障礙症,甚至是我們一開始所介紹的憂鬱症,你可能會發現到,雖然不同疾病各自有其主要的特徵展現。因此台灣的衛生福利部才在近年(103年5月),將過去所謂的「精神分裂病」更名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減少該疾病因其名稱遭致民眾誤解,反而延誤治療的機會。
憂鬱症與自殺的距離
「我活得很痛苦」憂鬱症女跳山崖自殺 才女林奕含驟逝!夫證實上吊自殺…留手寫遺書:對不起 疑似壓力過大 清大女學生在家自殺 一般來說,民眾對於心理疾病如憂鬱症、恐慌症等的瞭解,大多來自新聞等傳播媒體中,被做為新聞點的消息,像是:自殺、傷害他人、無辜民眾等, 近期因為憂鬱症而選擇自殺的韓星雪莉,經常淪為新聞媒體爭相報導的話題。 媒體在這些社會事件爆發後,報導時往往希望簡單的找到一個歸因,簡化許多行動背後的原因。 心理疾病,就成為常見的替罪羔羊,更甚者,基於讓新聞更有爆點,媒體會以較聳動、吸引觀眾眼球的方式,選擇性地述說整件事,這些都可能汙名化許多心理疾病,如:憂鬱症 、思覺失調症 等。不但對患者造
情緒雲霄飛車:躁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心情跌落谷底的情緒感受,那麼會不會有相反的狀況呢?沒錯,在光譜上的另一種極端,就是「躁」鬱症中的躁狂發作,這時會讓一個人感覺自己的精力無窮、自信破表,甚至認為自己具有能夠指揮萬物的全能感。這樣顯著極端的情緒落差,會同時出現躁鬱症具體可見的行為特徵。躁鬱症、憂鬱症同樣具有「鬱」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在一起,或是錯把兩者當作同一種疾病,甚至將躁鬱症的「躁」認為是:煩躁、情緒激動,而可能對疾病懷抱錯誤的理解。但其實,兩者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分類中,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部分症狀呈現上又彼此相關,在治療上也許需要更清楚的判斷後,我們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或進行後續的心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