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內心的時光機 – 正念(上)

孩提時代,我們大多都曾想像過擁有小叮噹(現名哆啦A夢)的口袋,這樣就可以用竹蜻蜓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用任意門去想去的地方、吃下記憶吐司毫不費力記住隔天的考題!當然,裡面的經典道具之一,就是連結著抽屜的時光機,帶我們穿越時空,看看未來世界,同時也帶我們回到過去的時間點,藉由改變歷史,扭轉未來。

人類心智的運作

我們人類的心智,就好像時光機般,會在遭遇不如意的當下,想回到過去重新選擇,看看是否能夠有著不同的結果;或是在面對未知時,懷抱著焦慮不安的心情,總想窺探未來,確定是否為想要的結局才願意放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造成憂鬱的心智時光機

心智總不斷地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游移,但事實上,我們即使多麼想要扭轉過去,過去並不會因我們的想像而產生改變,而戀棧過去的光榮,或不斷懊悔曾經的失敗,反而使得憂鬱情緒悄然而生;同理,未來無法全然地被預測,倘若我們過分執著那未知的結果,最後不但無法改變結果,還很可能會落入焦慮、恐慌,造成失眠等惡性循環當中。

正念、正向思考大不同

因此,惟有將心中那台穿梭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心智時光機按下暫停,也就是將連結時光機的抽屜關上,我們才有辦法回到此時此刻,全然的經驗發生在自己身上與周遭的一切事物,這個此時此刻、片刻「當下」的狀態,即被稱為:「正念(mindfulness)」。因此,別把正念想成是所謂的「正向思考」,這是名詞用字相似所產生的誤會,兩者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正念能緩解壓力與疼痛?

正念最早起源於東方的禪修(mediation),「正念減壓」的創時人喬卡巴金(Kabat-Zinnn, J.)博士,他從靜坐的體驗中發現其對自己身心的助益,且靜坐強調由內而外拓展覺察的能力,震撼當時西方教育體系多強調思維的訓練。

他在1979年於麻州大學醫學院創立減壓門診,並應用在長期慢性疼痛的病患上,過去對於疼痛的慣性想法為使用止痛藥或是用盡一切方式避免疼痛。

然而卡巴金的做法卻是要病患直接觀察疼痛、感受疼痛,因其假設主觀的疼痛能夠透過改變對於疼痛的想法與感受獲得生理上的舒緩,此想法與操作方式在病患身上得到了肯定,並透過自身臨床專業,在去除宗教內涵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將禪修結合西方醫學與心理學,帶起了正念減壓的風潮,並普及到日常生活當中,而後續的研究更是進一步證實了正念對於:心智清晰度、自我控制、情感耐受性、人際關係、工作效率等助益

正念冥想

正念的運作邏輯

正念所強調的覺察,是透過直接觀察、感受,甚至經驗而來,雖然乍聽之下有些違反直覺,就好像憂鬱症患者懷抱著痛苦來到身心科或心理諮商的診間,明明是想要尋求痛苦的舒解,但我們卻要對方去感受這份痛苦?

我們且將懷疑先放在一旁,運用正念的概念詢問對方,是什麼原因讓他感覺到痛苦,他可能會回應昨天發表意見時被朋友翻了個白眼、剛剛櫃台人員的態度太過強勢、擔心再繼續等下去會找不到工作,種種常見的生活場景都可能困擾著你我。但是,此時此刻,你的人、你的心在哪裡呢?現在這個時間點,眼前沒有昨天那位翻你白眼的朋友、也沒有對你態度不好的櫃檯人員、工作更是沒有拍板定案,內心的時光機卻不斷地來回穿梭,讓上一片刻的情緒反應直接影響到你此時此刻的狀態。

心智時光機的開關

而持續讓時光機回溯的結果,反倒讓我們忽視萬物的本質其實是不斷變動的,痛苦、疼痛、難過、悲傷亦是,因此,才需要透過反覆也聚焦的觀察、感受、經驗當下的此時此刻,讓你所擁有的心智時光機暫停,體會這個讓你排拒的情緒僅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這個部分會隨時間持續變動,壞心情不會是一成不變。

當我們有了對正念的基本概念後,接下來我將會一一介紹幾個讓你內心時光機有機會按下暫停的方法。

Reference

陳德中(2017)。正念減壓的訓練:風行全國,哈佛醫學院、Google、麥肯錫、蘋果都在用。臺北市:方智

Davis, D. M., & Hayes, J. A. (2011).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A practice review of psychotherapy-related research. Psychotherapy48(2), 198.

Kabat‐Zinn, J. (2003).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10(2), 144-156.

Shapiro, S. L., Carlson, L. E., Astin, J. A., & Freedman, B. (2006). 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62(3), 373-386.

作者:臨床心理師 董仲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