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與自殺的距離
「我活得很痛苦」憂鬱症女跳山崖自殺
才女林奕含驟逝!夫證實上吊自殺…留手寫遺書:對不起
疑似壓力過大 清大女學生在家自殺
一般來說,民眾對於心理疾病如憂鬱症、恐慌症等的瞭解,大多來自新聞等傳播媒體中,被做為新聞點的消息,像是:自殺、傷害他人、無辜民眾等, 近期因為憂鬱症而選擇自殺的韓星雪莉,經常淪為新聞媒體爭相報導的話題。
媒體在這些社會事件爆發後,報導時往往希望簡單的找到一個歸因,簡化許多行動背後的原因。 心理疾病,就成為常見的替罪羔羊,更甚者,基於讓新聞更有爆點,媒體會以較聳動、吸引觀眾眼球的方式,選擇性地述說整件事,這些都可能汙名化許多心理疾病,如:憂鬱症 、思覺失調症 等。不但對患者造成困擾;也讓民眾無法釐清事件的全貌,甚至讓民眾失去去理解、幫助這些心理疾病患者的機會。先前的文章著重在說明憂鬱症本身,接下來我們將與大家分享與憂鬱症相關連的行為與病症,請大家暫時地放下對於「自殺」的批判或現有看法,先一起跟著認識一些存在於我們周遭,但卻深受疾病所苦的人們的生命故事。
憂鬱症與自殺
談及憂鬱症,我們就不得不提及自殺這個嚴肅的議題。研究指出,多達90%企圖自殺的人患有精神疾病,而近70%以上自殺身亡的人在執行自殺企圖時深受憂鬱症所苦,其中罹患憂鬱症自殺身亡的占比約為15%。由此可知,一個企圖自殺的人在邁向死亡前,憂鬱症似乎是自殺企圖者間其中一個共通的因素。但我仍需強調,並非所有企圖自殺的人,必定罹患憂鬱症,因此,面對身旁罹患憂鬱症的朋友,不需要草木皆兵,以免徒增患者的壓力,也造成自己的恐慌。
那麼先退一步來說,你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罹患憂鬱症會讓人想不開呢?先前的系列文章中,我曾經提到,當一個人反覆的想到死亡,或是對於邁向死亡一事有所規畫,是憂鬱症其中一個典型的症狀以及判斷標準之一。不過,有些人可能會接著問,憂鬱症患者在情緒如此低落的情況下,幾乎已經了無生氣,哪會有那麼大的動力、那麼強烈的決心想要去做出這般致命性的決策與行動呢?用常理來想的話應該比較少見吧?
是的!所以注意了,當憂鬱症的症狀逐漸減輕,決策力以及行動力開始攀升的時候,才更是我們需要關注憂鬱症患者自殺風險的關鍵時刻,因此,憂鬱症患者邁向康復的過程中,患者周遭的家人、朋友,對於此時此刻患者的言行要更加敏感,觀察是否有自殺意圖,才能有效地防止遺憾發生。
再者,除了罹患憂鬱症所帶來的「無望感」很可能會產生傷害自己的想法之外;若是患者本身性格上較為衝動;或是經驗負向事件時刻意透過飲酒、物質使用等方式麻痺自我控制的能力,讓自己較容易執行危險的行動等;上述這些都可能預測一個人自殺的可能性。
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一個人企圖自殺通常也具有某些「目的(功能)」,像是想要透過死亡引發他人的罪惡感、要脅周遭他人聽命於自己、逃避當前的壓力等。因此,若無法達到這些目的,也不會無故採取這樣激烈的手段,缺乏問題解決的能力,也很可能將一個人推往死亡的懸崖。
而以「社會文化模式」來了解自殺的話,像是:孤獨、缺乏社會連結與歸屬感,亦能預測一個人是否可能邁向自殺一途,所以我們也不難想像獨居老人、親密伴侶突然死亡、經歷職場或校園霸凌的朋友們會萌生輕生的念頭,甚至像現在人常見低頭猛滑手機,對周遭事物漠不關心,都有可能讓自己與這個社會、他人越來越疏離。
若想有效預防自殺的發生,直接對於自殺進行處理,或是治療與自殺有關的心理疾病,如憂鬱症,就是一個好方法。當中,「認知行為治療」是被多數醫療人員所採納的方式,因為「對於未來的無望感」是自殺企圖者最常見的核心信念,他們在經驗到負向事件時,會覺得對自己現階段的問題與困擾無能為力、認定自己沒有價值,同時也不認為自己能夠持續忍受得了這樣的痛苦,因此才走向自殺一途。
然而,透過治療過程,去同理當事人的情緒,並在長期的陪伴過程中,協助這些陷入負面情緒、無能為力感的人:指認、鬆動、重組該人的信念系統,就可能削弱其實際執行自殺行為的可能性。
此外,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迷思,會覺得跟想要自殺的人談論自殺這件事,會讓這個人真的去做出些傷害自己的行為,因此經常對於自殺話題避而不談,其實並不見得,因為若一個人願意嘗試開始跟你談論自殺,意味著他可能足夠信任眼前的你、覺得某部分而言你可以幫得上忙。此時,我們能夠做的,其實是陪伴當事人「討論」自殺的想法與感受,這並不會讓當事人更想執行死亡計畫,反而因你的陪伴,他「孤單」的感受少了,反而內心多了份溫暖與支持。
Reference
湯華盛(2007)。精神疾病與自殺防治。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自殺防治中心
李錦虹、劉同雪、陳坤虎(譯)(2011)。自殺防治:有效的短期治療取向(原作者:M. David Rudd, Thomas Joiner, M. Hasan Rajab)。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Beck, A. T., Brown, G., Berchick, R. J., Stewart, B. L., & Steer, R. A. (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hopelessness and ultimate suicide: A replication with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Focus, 147(2), 190-296.
Greene, S. M. (198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hopelessness: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theories of depressi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4(5), 650-659.
Minkoff, K., Bergman, E., Beck, A. T., & Beck, R. (1973).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nd attempted suicid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0(4), 455-459.
Rudd, M. D. (2006).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suicidality.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Professional Resource Exchange.
作者:臨床心理師 董仲薇
關於憂鬱症,你以為的可能錯很大!
每個人都有情緒起伏,有心情愉悅的時候,自然也有莫名低落,或是遇到壞事情時的難過。於是,每當討論到「憂鬱症」的話題時,就常有人拿自己的「情緒經驗」來想像憂鬱症,直觀地發表評論,然而這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其。實。錯。很。大!
情緒地震:憂鬱
地震來臨前普遍具有幾個徵兆,特定的動物往往會有反常的行為出現、家中電器的電磁亦可能出現異常…那麼,你或是你周遭的重要他人,是否有足夠的敏感度偵測到情緒地震呢?而目前臨床醫學上,又是怎麼定義「憂鬱症」,這樣一個對生活具破壞力的情緒強震呢?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其對於憂鬱症中的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定義為:患者至少持續2週的時間,每天感覺以下五項(或更多)症狀同時出現。必須包含的有:「憂鬱情緒」或是「失去興趣或愉悅感」兩項,使患者造成與原先功能出現差異。且這些症狀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臨床上大致要符合上述
身體的警報器:恐慌症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對於焦慮症中病症之一的「恐慌症(Panic Disorder)」定義為:反覆非預期性恐慌發作。恐慌發作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適,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恐慌症的症狀之一,就是對於生理感覺反覆、持續地感到擔心。發作時沒有預兆,什麼情境、地點都有可能發生!
情緒雲霄飛車:躁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心情跌落谷底的情緒感受,那麼會不會有相反的狀況呢?沒錯,在光譜上的另一種極端,就是「躁」鬱症中的躁狂發作,這時會讓一個人感覺自己的精力無窮、自信破表,甚至認為自己具有能夠指揮萬物的全能感。這樣顯著極端的情緒落差,會同時出現躁鬱症具體可見的行為特徵。躁鬱症、憂鬱症同樣具有「鬱」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在一起,或是錯把兩者當作同一種疾病,甚至將躁鬱症的「躁」認為是:煩躁、情緒激動,而可能對疾病懷抱錯誤的理解。但其實,兩者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分類中,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部分症狀呈現上又彼此相關,在治療上也許需要更清楚的判斷後,我們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或進行後續的心理介
從戲劇看思覺失調症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演員對應思聰的詮釋,使得思覺失調症的議題受到台灣民眾的關注。然而,無論是思覺失調症、雙向情緒障礙症,甚至是我們一開始所介紹的憂鬱症,你可能會發現到,雖然不同疾病各自有其主要的特徵展現。因此台灣的衛生福利部才在近年(103年5月),將過去所謂的「精神分裂病」更名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減少該疾病因其名稱遭致民眾誤解,反而延誤治療的機會。
憂鬱症和你想的不一樣
其實,憂鬱症的好發年齡從青少年開始,但常被家長忽略掉。原因之一是,青少年的憂鬱表現跟成人不太一樣。一般來說,憂鬱症的患者大多吃不下、睡不著,但青少年憂鬱患者卻可能「暴食」(想以食物來平衡低落煩躁的情緒),或是「躺床」(不見得睡著,就是窩著不想起床面對世界),父母就誤以為孩子都吃好睡好,絕對沒有問題。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淺談青少年憂鬱症
前些日子,有兩個中學階段的孩子選擇用跳樓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大好年華正要開展,讓人對他們的離去感到惋惜。又讓我不禁想到,2018年台灣出現了一部探討青少年與家長關係的迷你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集裡面既寫實又魔幻,點出「青少年面對成長需要脫離父母,但卻又因為文化與教養的關係,需要依賴父母的矛盾情緒」,如此血淋淋地呈現父母與孩子的間的矛盾親子關係,在我的朋友圈裡掀起了一陣討論。
婆婆的守護者─走出老年憂鬱不孤單
事情要從多年前的某一天開始說起,我的婆婆不知什麼原因吞了二十幾顆安眠藥而昏迷,所幸在醫院待了一晚後清醒回家,婆婆突發的吞藥舉動嚇壞了家人。那幾年,婆婆也因帶狀性皰疹(皮蛇)的神經性疼痛反復發作,苦不堪言。當時曾與精神科醫師討論婆婆的狀況,醫師聽了我詳盡描述之後,表示婆婆是重度憂鬱症,這樣的狀況會妨礙工作、學習、睡眠、飲食等日常運作,無法享受過去喜歡的活動,而且有自殺的風險,需要住院。
進入社會的你依然焦慮不安嗎?其實,你正在經歷「成人初顯期」!
從幾個常見的現象可以發現,對於現在的世代來說,工作、成家等人生階段的年齡漸漸往後推延;不再像以前,只要擁有大學學歷就是光宗耀祖;唸完大學你就是個必須自食其力的「大人」。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大學成了基本門檻,人人都能進入大學,使得離家外出工作的時間點勢必更晚,甚至在不確定的未來該朝向什麼目標發展的情況下,攻讀碩士、博士,也會讓進入職場、結婚、成立家庭的時間不斷延後,這樣的現象逐漸變得更常見。
憂鬱症的那些神助手們
假如我們將憂鬱症視為希望克服的敵人,那麼面對這場戰爭,若想要凱旋而歸,探聽敵軍軍情、擬定作戰策略、對行軍路線中的一草一木瞭若指掌,便是致勝首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