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社會的你依然焦慮不安嗎?其實,你正在經歷「成人初顯期」!

成人初顯期的時空脈絡跟成因

時代不斷地在改變,過去適用於父母的各種社會潛規則,可能早已不符合這個世代的需求,不論是求學、工作、就業、成家等,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因此,當面對這樣的狀況,免不了要徬徨不安,好像失去了依循的方向,心理、情緒上的無形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從幾個常見的現象可以發現,對於現在的世代來說,工作、成家等人生階段的年齡漸漸往後推延;不再像以前,只要擁有大學學歷就是光宗耀祖;唸完大學你就是個必須自食其力的「大人」。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大學成了基本門檻,人人都能進入大學,使得離家外出工作的時間點勢必更晚,甚至在不確定的未來該朝向什麼目標發展的情況下,攻讀碩士、博士,也會讓進入職場、結婚、成立家庭的時間不斷延後,這樣的現象逐漸變得更常見。

在這不確定、變動快速的時代中,對於未來可能充滿徬徨,使得年輕世代從青少年晚期,過渡至成人「前期」時,不斷的向外探索,發掘自我不同的可能性,尋找自身的定位與角色,因此此階段的人,雖然相較青少年而言,具有較多的獨立性與掌控感;但與成人相比,又對關係、工作等,缺乏長期的投注與承諾,因此學者定義了一種新的階段狀態:Arnett(2000)以「成人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來描述這個徬徨不安的狀態。

特別在台灣,因為集體主義的文化特性與升學主義的價值觀下,向外探索的時間點就會更晚,所以成人初顯期甚至可能延長到30歲左右,這時候的你,既不再是青少年,也還沒到達成人的階段。那麼,到底什麼是「成人初顯期」?學者歸納了五個主要的特徵:

  • 認同探索
  • 在愛情與工作中嘗試不同的可能性
  • 不穩定
  • 自我聚焦
  • 界於青少年時期與成人期之間不上不下

成人初顯期有可能伴隨憂鬱的可能性

憂鬱症患者在不同年齡層階段的憂鬱徵狀表現十分不同,像是「傷心難過」的特徵表現較易出現在具適度口語表達的成人上,至於正在學習口語表達能力的兒童與青少年族群,其症狀表現多會以較原始的「憤怒或敵意」傳達出自身的情緒。

「難以專注」的特徵表現則多呈現課業上迫切需要專注的青少年階段,疾病的特徵表現會因發展的歷程不同而存在著變異性,但其根源,核心的症狀卻是相同的。而性別會不會造成憂鬱表現上的差異呢?隨著年齡層逐漸邁向青少年中後期的階段,女性罹病的比率才開始較男性來得高,但這個差異在兒童期階段卻是沒有的。

而回到成人初顯期,自我認同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課題之一,但是個體處在認同探索的階段,多會到處闖蕩、多方嘗試,與外在環境碰撞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相較於兒童期(5-12.9歲)、青少年期(13-17.9歲)、成人期(24-30歲)的個體,處在成人初顯期(18-23歲)的個體更易經驗憂鬱症的初發

在憂鬱症復發的比率上,兒童期明顯最低,然其他三個發展期復發率皆未有顯著差異性;至於在自殺企圖的比率上,青少年期自殺企圖則顯著的高於成人初顯期與成人期。

可見成人初顯期所呈現的憂鬱症狀,以及青少年的自我傷害風險不容小覷,雖然目前研究尚未具體標的出,成人初顯期所具備的憂鬱症徵狀表現,是否與青少年後期與成人早期有明顯的區別,但透過理解不同時期的症狀表現,我們更可以在生活周遭中多一些敏感度去觀察與關懷這一群較不容易被辨識出的高風險族群。

你是否容許自己度過「成人初顯期」?

由於成人初顯期是一個由家庭過度到獨立的階段,也因此有研究進一步指出:「家庭間的氣氛是否能夠允許家庭成員有情緒表達,以及經驗成人初顯期的個體,是否能夠積極地面對自身情緒」是至關重要的條件。

也就是說,正在經歷成人初顯期的你,是否能夠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覺察,而且清楚知道自己現階段所經驗的情緒,以及對於負向情緒能夠適當地進行調適,或是維繫正向情緒?如果有允許情緒表達的家庭氛圍,並透過互動中培養個體較為積極的情緒因應型態,會比較有助於協助自己度過在離家後的社會適應,允許自己度過成人初顯期,進入較為平穩的「成人」期。

參考資料

Rohde, P., Lewinsohn, P. M., Klein, D. N., Seeley, J. R., & Gau, J. M. (2013). Key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dolescence, emerging adulthood, and adulthood.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 41-53.

Johnson, V. K., Gans, S. E., Kerr, S., & LaValle, W. (2010).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to college: Family functioning, emotion coping, and adjustment in emerging adulthood.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51(6), 607-621.

Berry, D.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emerging adulthood: Theory generation.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27(1), 53-69.

作者:臨床心理師  董仲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