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學|總是低估自己的成就 你可能患有「冒牌者症候群」

文|小妮子

明明已經表現不錯,但老是害怕「被發現」沒有經驗或沒有能力,你也經常深陷焦慮讓自己無法停止忙忙碌嗎?也許你也患有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友人 B 是人人眼中的好孩子,成績優秀、人緣極佳,一路都是名校畢業,出了社會也是同事口中的神級人物,有想法也有強勁的執行力,每個專案都讓人驚艷,但是他總告訴我覺得自己蠻糟糕的 ,而周遭人不免感到在自慚形愧,心裡想著:「哇他這麼厲害都覺得不如人,那我該怎麼辦?」明明的有相當卓越的成就,但是總覺得自己大不如人,長期下來鬱鬱寡歡。

你也也以下狀況嗎?那你可能也患有冒牌者症候群:

  • 害怕「被發現」沒有經驗或沒有能力
  • 常常規避他人的回饋
  • 不願尋求幫助
  • 拒絕新的機會與挑戰
  • 對所做的決定質疑
  • 過度勞累到精疲力盡,證明你「夠好」
  • 無法開啟或完成新專案
  • 無法正向接納成就,總是低估自己的成就與表現
  • 不自覺假想每次與主管的談話都可能是自己要被資遣,每天提心吊膽。

冒牌者症候群的心理動機與人格特質

事實上,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在工作職場上相當普遍,且越成功者罹患機會就越大,不只是員工,甚至是相當成功的高層、企業家都受此困擾。在一項研究中,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被認為是全球高階主管最常擔心的事情。60% 的高管表示這個問題對他們的自信與領導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Facebook 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自認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她都經歷著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在《Lean in》(挺身而進)一書中,她寫道:每次表現出色時,她都認為自己「又一次愚弄了所有人」,並深信「不久以後,一切都會完蛋」。也許你很難想像,一位如此具有聲望的菁英企業家竟然會有這種心態,這就是冒牌者症候群的典型,明明是能力強,卻總因自我懷疑感到痛苦,在男性或女性身上都會發生,而女性更尤其嚴重。 

心理專家認為,這些現象與人格特質有關,像是個體易於焦慮或神經質的性格,另一些專家則認為受原生家庭或行為動機影響,在童年中有著一些經驗,像是,覺得自己的成績對父母來說永遠不夠好、在某些方面表現不及自己的兄弟姐妹,成長歷程所發生類似的事情可能對個人產生持續性的影響。而也經常將這些想法內化:為了愛或被愛,就需要有所成就,這樣的心態在自我中無限延伸與循環。

你也患有冒牌者症候群嗎?調適焦慮不安的心情方法大全集

研究發現,自我對話可以改變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在面對緊張焦慮的情境能時能增強自信心,同時也可以練習改變看法,此外也能嘗試以下方法來緩解不安的情緒:

一、列一個清單,告訴他人「我憑什麼」:

寫下 10 件你認為能與他人一樣具有勝任資格的事情,多數人經常在申請入學、求職面試會被考官問到:你認為你憑什麼有能力___呢?相信在面試時,為了錄取,我們盡可能地去想自己在該領域的長處或相應的人格特質等等,在清單上也不要害怕,有自信地寫下那些讓你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情,是哪些優勢讓你比別人更有資格從事這項工作?當然,如果一次無法列出那麼多,等到你在某個時刻意識到:這件事原來可以做的順手讓你充滿成就感,就可以放入清單。

二、練習肯定自己的成就:

研究顯示,女性比起男性傾向於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運氣」、「勤奮工作」或「受他人幫助」來解釋、合理化自己的成功,自認為不像男性具有天賦或聰明才智。好好享受自己在成功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再為成功找藉口,在內心向自己喊話:「我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三、充足的事前計畫建立信心:

在面對威脅者或危機前策略性的為自己擬定作戰計畫,在內心進行自我排練,以確保自己的表現清楚而堅定,就像我們到新公司面試時,我們預先會假想考官出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挑戰,並提早準備如何應對。切記,我們的信心並不一定來自經驗,否則我們將永遠不會有初體驗的經驗。

四、與同事、朋友聊聊

冒牌者症候群者經常感到自我懷疑,總是認為周遭的人都比自己強,但實際上,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上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過去展現出的那些成果可能在執行過程中也遇到許多挫敗、失誤,背後一一克服的挑戰,其實比想像中還多。

五、與主管對談,對自己的工作了解更多的回饋

冒牌者症候群者,因為擔心自己能力不足,隨時都覺得主管正在與別人談論自己的負面事件,甚至覺得隨時都可能被裁員,許多初入職場者可能存在的焦慮心理,但是這樣的心態對於工作並沒有太大幫助,反而在職場上綁手綁腳,與其如此,不如定期與主管對話,誠實了解自己在哪些部分可以做更好,哪些部分是受到肯定的,讓你不用焦慮到考績出來的那一刻,與主管之間資訊更對等,可以讓工作目標更快達成。

六、收藏他人的讚美

相信大家在工作期間,都有收到不少正面回饋,在信件往來過程時,客戶、同事對你的評價:「感謝你用心的規劃,顧客非常喜歡這次的活動」「感謝你協助我們完成這次的宣傳,有你的幫忙讓我們的訂單提升不少。」大多時候我們會把正面的讚美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交際互動,但是對於失誤,甚至只是「不完美、不夠好」的評語,就會放大檢視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而忽略改善事件主體才是核心議題。

七、回顧工作成果

在職場中,因為眼前的困頓就讓自己深陷焦慮的泥淖, 信心大受打擊,每當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幾個季度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成果進行整理,想像自己是在準備履歷,如果前往下一個公司,有哪些讓你感到值得一提的事蹟,整理過後你會發現自己一路走來所累積的,當下的迷惘只是一時,你已經做出很多成果了!

甜美果實受到眾人鼓舞擁載,害怕實為敗絮其中,憂心被剝開的那日何時到來,擔憂周圍的人都比自己強。東方文化的謙虛是美德,但對於自己努力成果感到懷疑,久而久之就反而失去自信。而過度工作折磨自己,請要記住:失敗不會讓你成為騙子。即使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也會輸了比賽,最優秀律師也會遇到敗訴了。有時候失敗和犯錯都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要讓它定義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前進,遇到下一個更好的自己。

【 關於作者】

小妮子

大學修教育讀諮商,相信文字的力量,終於自己的靈魂 。歡迎來信分享 eatingliu032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