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戲劇看思覺失調症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演員對應思聰的詮釋,使得思覺失調症的議題受到台灣民眾的關注。然而,無論是思覺失調症、雙向情緒障礙症,甚至是我們一開始所介紹的憂鬱症,你可能會發現到,雖然不同疾病各自有其主要的特徵展現,但各種疾病與疾病之間的症狀是如此相似,以致於我們在臨床實務上,常常有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或其家屬前來詢問:

    「我看他現在無精打采的,應該比較像是憂鬱症,反而不像你們之前說的什麼精神分裂耶…」

   「我說…這是躁鬱症啦!你知道找到雅歌花園裡的雕像就可以重生嗎?」

比起思覺失調症,那我選憂鬱症!

患者與家屬的心情不難理解,有時我們寧可周遭的人得到疾病是憂鬱症,而非思覺失調症,不僅因為疾病的特性、藥物治療的期間、癒後的結果不同,同時也可能是疾病名稱長久以來被「汙名化」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台灣的衛生福利部才在近年(103年5月),將過去所謂的「精神分裂病」更名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減少該疾病因其名稱遭致民眾誤解,反而延誤治療的機會。

思覺失調症的正、負性症狀

思覺失調症中,有區分正性症狀、負性症狀,但提到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可別認為這是一般在談的正面、負面思考的意思,針對這個議題,我們可以用數量的概念去理解它。

「正性症狀」,指得是患者展現「超出」一般人的思維與行動,像是患者情緒與行為上會表現得較為激躁、坐不住、言談跳躍鬆散,甚至出現常人所沒有的妄想與幻覺經驗,像是沒有具體的證據,患者可能會懷疑親生父母是被外星人所假裝,特意要來謀害自己,或是耳邊常出現批評自己的聲音,更甚者,可能會出現大白天裸奔、在公共場合玩弄生殖器等脫序行為。

   「負性症狀」,則指得是一般人所能表現的思維與行動,在患者身上是「減少」的,像是患者會變得較為懶散、有氣無力,沒有動機去完成生活中的日常事務,例如:日常的刷牙、盥洗等,同時也對與人互動喪失興趣,此外,即使患者經驗愉快或是挫折事件,其也較無臉部表情,有時會讓人難以解讀患者的情緒。

思覺失調症與憂鬱症的距離

談到這裡,你可能覺得,思覺失調症的負性症狀不就是憂鬱症嗎?的確,不管是在臨床實務或是實證研究中,思覺失調症的症狀與憂鬱症狀一直是專家與研究學者所討論的議題之一。

特別是在「缺乏動機(apathy)」與「喪失興趣與快樂(anhedonia)」的症狀表現上,研究者嘗試透過客觀的測量比對兩者,生理激發程度與腦影像學的實證證據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主要是對於「預期性」的酬賞(像是告知患者若可以等待一段時間,將可以獲得一筆財富)較不敏感,但對於「立即性」的酬賞(像是直接給予患者一筆財富)則與一般人無異。

相較之下,憂鬱症患者則是對「立即性」的酬賞不敏感,使其經常難以感覺到快樂,若更細緻的進行討論,當中可能還涉及多巴胺系統的失衡問題(多巴胺系統你可以想像是腦中快樂泉源的輸送網路,負責將快樂傳遞到腦中的各個區位)。

從前面我們以數量的概念去描述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就不難發現,這份快樂泉源,不管是過多還是過少,其實都不是件好事,而藥物治療,某種程度上就是希望可以平衡此點。 相較於思覺失調症,憂鬱症患者的病識感經常較好,對於服藥的遵從性也相對較高,這也是憂鬱症後續更有機會痊癒、恢復的原因。

因瞭解而能去汙名化

但無論是何種疾病,我想回應一開始前述提到的患者或家屬的詢問,短暫的否認也許心理上能夠稍微得到寬慰,但當病情始終沒有好轉甚至症狀加劇時,否認本身對於病情的改善並無幫助,還有可能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因此,你我可以做的是,嘗試檢視自己的思考與言行,是否仍不知不覺對部分疾病污名化,如果能夠因為理解而減輕這樣的程度,我們就能對這個疾病的康復可能性做出貢獻!

Reference

Gradin, V. B., Kumar, P., Waiter, G., Ahearn, T., Stickle, C., Milders, M., … & Steele, J. D. (2011). Expected value and prediction error abnormalities in depression and schizophrenia. Brain134(6), 1751-1764.

Llerena, K., Strauss, G. P., & Cohen, A. S. (2012). Looking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a meta-analysis of self-reported emotional arousal in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142(1-3), 65-70.

Murri, M. B., Respino, M., Innamorati, M., Cervetti, A., Calcagno, P., Pompili, M., … & Amore, M. (2015). Is good insight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hizophrenia research162(1-3), 234-247.

Norman, R. M., Windell, D., & Manchanda, R. (2012). Examining differences in the stigma of depression and schizophren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58(1), 69-78.

Simon, J. J., Biller, A., Walther, S., Roesch-Ely, D., Stippich, C., Weisbrod, M., & Kaiser, S. (2010). Neural correlates of reward processing in schizophrenia—relationship to apathy and depression. Schizophrenia research118(1-3), 154-161.

Strauss, G. P., Wilbur, R. C., Warren, K. R., August, S. M., & Gold, J. M. (2011). Anticipatory vs. consummatory pleasure: what is the nature of hedonic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Research187(1-2), 36-41.

作者:臨床心理師 董仲薇